
解释
猛犸(学名:Mammuthus primigenins),古脊椎动物,哺乳纲,长鼻目,真象科。学名真猛犸象,也称长毛猛犸象。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,源于非洲,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、亚洲、北美洲的北部地区,尤其是冻原地带,体毛长,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,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,冬季以灌木、树皮为食,以群居为主。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。
猛犸是鞑靼语“地下居住者”的意思,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。它身高体壮,有粗壮的腿,脚生四趾,头特别大,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。一头成熟的猛犸,身长达5米,体高约3米,与亚洲象相近,门齿长1.5米左右,虽然身高不高,但身体肥硕,因而体重可达6~8吨。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,皮很厚,具有极厚的脂肪层,厚度可达9厘米。从猛犸的身体结构来看,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
相关资料
生物分类
界:动物界 Animalia
门: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纲:哺乳纲 Mammalia
目:长鼻目 Proboscidea
科:象科 Elephantidae
属:猛犸象属 Mammuthus
Brookes, 1828
种
哥伦比亚猛犸 M. columbi
侏儒猛犸 M. exilis
杰弗逊猛犸 M. jeffersonii
南方猛犸 M. meridionalis
真猛犸 M. primigenius
此属动物,英文全都叫做mam-moth,“猛犸”乃沿用日本人的译名。广义的猛犸一度曾包括平额象(mammuthus planifrons)、南方象(mammu-thus meridionalis)等许许多多早期原始的真象,其中有一些类型与现生的印度象和非洲象系统关系非常近。狭义的猛犸象(mammuthus primigenius)又名毛象,是一种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动物,在更新世,它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。这种动物身躯高大,体披长毛,一对长而粗壮的象牙强烈向上向后弯曲并旋卷。它的头骨短,顶脊非常高,上下额和齿槽深。臼齿齿板排列紧密,数目很多,第三臼齿最多可以有30片齿板。
界:动物界 Animalia
门: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纲:哺乳纲 Mammalia
目:长鼻目 Proboscidea
科:象科 Elephantidae
属:猛犸象属 Mammuthus
Brookes, 1828
种
哥伦比亚猛犸 M. columbi
侏儒猛犸 M. exilis
杰弗逊猛犸 M. jeffersonii
南方猛犸 M. meridionalis
真猛犸 M. primigenius
此属动物,英文全都叫做mam-moth,“猛犸”乃沿用日本人的译名。广义的猛犸一度曾包括平额象(mammuthus planifrons)、南方象(mammu-thus meridionalis)等许许多多早期原始的真象,其中有一些类型与现生的印度象和非洲象系统关系非常近。狭义的猛犸象(mammuthus primigenius)又名毛象,是一种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动物,在更新世,它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。这种动物身躯高大,体披长毛,一对长而粗壮的象牙强烈向上向后弯曲并旋卷。它的头骨短,顶脊非常高,上下额和齿槽深。臼齿齿板排列紧密,数目很多,第三臼齿最多可以有30片齿板。
关系字
词条贡献者:
xfpengyu
贡献者按积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
最近更新:2010-03-13
词条评论
评论字数不可超过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