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解释
全羊席又称“全羊大菜”,是继满汉全席之后的宫廷大筵席之一,为宫廷招待穆斯林客人的最高筵席。它以羊为主料制成,将整羊分解后,除毛、角、齿、蹄甲不用外,其余分别取料,适当添加配料,运用蒸、烹、炝、炒、爆、灼、熏、炸等技法,分别制成冷、热、汤、羹等各色菜肴,制成多种款式的全料筵席。
全羊席大约兴起于清代康乾盛世,乾隆的“千叟宴”上亦曾使用,但并无“全羊席”的称谓。
中国北方地区,以回族、蒙古族制作的全羊席历史最早,特点是规模大、菜品多、风味特殊,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除少数民族制作全羊席外,汉族也有从唐代的“浑羊殁忽”演变、传承,并汲取少数民族烹调羊肉的技法而成的全羊席。
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全羊席单,就目前所知,有伪满宫廷的(101道菜点)、山东孔府的(134道菜点)、吉林民间的(62道菜)、河南百泉民间的(108道菜)、开封民间的(128道菜)等数种。其中,除了伪满宫廷与开封民间的“全羊席”菜肴有简单制法外,其他地区的仅发现肴馔名称。(上)
全羊席大约兴起于清代康乾盛世,乾隆的“千叟宴”上亦曾使用,但并无“全羊席”的称谓。
中国北方地区,以回族、蒙古族制作的全羊席历史最早,特点是规模大、菜品多、风味特殊,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除少数民族制作全羊席外,汉族也有从唐代的“浑羊殁忽”演变、传承,并汲取少数民族烹调羊肉的技法而成的全羊席。
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全羊席单,就目前所知,有伪满宫廷的(101道菜点)、山东孔府的(134道菜点)、吉林民间的(62道菜)、河南百泉民间的(108道菜)、开封民间的(128道菜)等数种。其中,除了伪满宫廷与开封民间的“全羊席”菜肴有简单制法外,其他地区的仅发现肴馔名称。(上)
相关资料
关系字
词条贡献者:
Huabei
贡献者按积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
最近更新:2009-11-11
词条评论
评论字数不可超过500字